鋁壓鑄模具驗收標準
發布時間:2024-08-05 分類:新聞 瀏覽量:2263
一.制定標準的目的

1.減少因模具原因造成的停機,停產,提高勞動生產率,降低制造成本。
2.促進模具制造廠家提高模具制造水平和質量,降低其售后服務成本。
3.提供客戶觀看對比其他供應商模具。
4.確定模具合格生產依據。
二.制定依據
1.寧波賀鑫模塑有限公司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的經驗。
2.對模具失效原因統計的數據。
3.國家相關標準。
三.標準條款
一.模具尺寸范圍:
1.襯模
(1)動靜襯模精定位配合面研配后,其著色面積不小于總配合面的75%,著色點要分布均勻。
(2)材料按模具定貨合同中規定條款執行。硬度如無另行規定,則按HRC42~48執行。
(3)襯模高出模框高度:
a. 630t以下壓鑄機使用模具(含630t) 0.20~0.25mm
b. 630t以上壓鑄機模具 0.25~0.35mm
c.滿足上述條件前提是襯模裝配模框后,其底面應與模框對應配合面全接觸。
(4)襯模頂桿孔配合段長度L及孔徑:
a. Ф6以下頂桿(含Ф6) L ≧20mm
b. Ф8~Ф12(含Ф12) L = 30~35mm
c. Ф12以上 L ≧50mm
(5)配合段孔徑精度: H7
(6) 襯模封鋁面長度L
a. 630t(含630t)以下 L ≧55mm
b. 630t~1600t L ≧80mm
c. 2000t(含2000t)以上 L ≧120mm
(7) 襯模分型面研配精度
分型面研配后任一30*30mm區域內,至少有一點接觸
2.模框
(1) 硬度: HRC28~35
(2) 要留有拆除襯模用工藝孔,孔徑為:
a. 630t(含630t)以下模具 φ20~φ30mm
b.900t φ30~φ40mm
c.1600t(含1600t)以上 ≧φ50mm
3.成型滑塊
材料和硬度同襯模.
4.壓板,滑板,導板
(1) 材料: T10/H13
(2) 硬度: T10 HRC50~55, H13 HRC46-48
(3) 采用H13鋼時,熱處理為: 整體淬火+表面氮化
5. 滑塊座
(1) 材料: H13
(2) 硬度: HRC40~44
(3) 滑塊座長度尺寸至少是寬度的1.5倍。(雙方另有協議除外)
(4) 采用H13鋼時,熱處理為: 整體淬火+表面氮化
6.整體模具
(1) 推板,固定板尺寸精度
a.頂桿臺階孔深度: H+0.05mm
b.推桿配合孔直徑: D+0.5mm
C.硬度 ≧ HRC30
(2)推板導柱,導套直徑配合間隙: 0.1~0.15mm
(3)合模導柱,導套直徑配合精度: H8/e7
(4)滑塊配合間隙
a.滑塊硬限位必須與襯模配合面全接觸,其接觸精度為任一25*25mm區域內至少有3點接觸。
b.滑塊在自由狀態下,其底面與襯模對應配合面間的間隙 ≦0.03mm。
c.滑塊兩側面與襯模配合面間隙≤0.04mm,且研配后,任一配研面25*25mm區域內至少有3點接觸。
d.滑塊與滑塊座連接后其配合面在自由狀態下間隙 ≦0.04mm。
e.滑塊座與底滑板自由狀態下配合間隙 ≦0.04mm。
f.滑塊座與滑塊,底面滑板組裝后,仍需檢此條款中的a,b,c三項,標準相同。
g.最后將導條,壓板組裝研配后再檢a,b,c三項,標準相同,同時其它各研配面之間間隙 ≦ 0.04mm,壓板與滑塊配合面接觸精度不小于總配合面的75%,且接觸點分布均勻。
(5)楔緊塊
a.楔緊塊為可更換結構。
b.楔緊塊下不得用墊介質方式進行研配。
c. 材料: T10
d.硬度: HRC47~50
e.研配標準:其著色面積不小于整個配合面的75%,著色點分布均勻。
(6)整體模具的定位精度應與襯模精定位精度相一致。
7.其它
(1)頂桿,可更換型芯,進出水管其本體和模具上與其所配合的孔,接口都應打上標號,且一一對應。水管油管進出口安裝直角彎頭。